在李昪在南唐执政的时候,在淮河边上搞了一个把浅军,顾名思义,就是等着淮河水浅的时候在水边上守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中原势力在等着水浅的时候渡过淮河,进入南唐的地盘上。也就是把浅军的存在,这才使得中原政权很少敢在冬季淮河水浅的时候进军淮南,把浅军能够发挥多少的作用暂且不说,但是把浅军的存在对于中原政权来说的确是一个牵制和威慑。但是自从李璟身边有了这些目光短浅的小人之人,他的方针也都变了。当时淮河一带最重要的就是寿州,寿州也是整个淮河防御线的最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在淮河的中段,只要是拿下了寿州,基本上淮河防线也就宣布崩溃了。不过也可能和平时的日子南唐过得习惯了,再加上一群没有远见的人跑到了高位上,所以就有人提出是不是要把把浅军撤掉,因为这么多年了中原都没有打过南唐,把浅军这么久了一直都是在浪费粮食和浪费钱财,还不如赶紧撤掉,还能省下不少东西。虽然当时南唐超重和还是有人反对的,但是最终李璟还是相信了他身边那些人的忽悠。毕竟李璟也想着能够省下来一笔开支,然后他就能多花点。所以搞了这么多年的把浅军,终于撤出了。而此时南唐和周朝之间,还是出了点问题的,就是因为南唐和后蜀勾搭过,当周朝在关中打后蜀的时候,孟昶找到了李璟,要和李璟一起打周朝,当时李璟也同意了,现在后蜀的局势基本上稳定了。所以柴荣找上了李璟,让李璟给和说法,为什么要和后蜀一起商量着打他,柴荣的这一封问责信,没有得到李璟的回复。李璟此时还不觉得他和中原的周朝比起来,他有多大的差距,他觉得双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只要是他小心应付,大周也不一定呢能够在他手里占了便宜。当然这高昂的斗志和慢慢的自信又是他身边的那些人忽悠的,李璟最相信的就是他身边的那几个人,平时能够接触到的也就是这几个人,,他关于外界的了解。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己这些人,所以当时的李璟很难认清形势。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初一,这都是农历,此时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额的时间,可以说此时气候十分寒冷。但是柴荣之所以选择此时出兵,主要就是因为此时淮河水浅,此时正式枯水期,,方便渡过淮河,此时柴荣想要进入南唐第一个需要克服的难关就是渡过淮河。这一次他也是亲征,但是他是属于重量级的人物,自然要最终出马,他还要派一个先锋,帮他在前面开路,虽然柴荣不在意亲自冲杀在前,而且这是他的确也干过。可是毕竟是一个皇帝,也不太是个干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安排一个打前站的先锋的,选来选去就找到了当时的一个宰相叫做李谷,这个李谷还是很有名气的,是五代宋初的一代名相。虽然他是宰相,但是他却不是普通的文人,而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而且人长得也很粗犷,虽然也读书,不过在性格上他更像是一个江湖侠客,而不是一个宰相或者说读书人。但是随着李谷的任命一起下来的还有一个著名的《伐淮南诏》,这就是柴荣在搞宣传攻势了,这一点在古代也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部分。这一次把《伐淮南诏》的正文贴出来。朕自缵承基构,统御寰瀛,方当恭己临朝,诞修文德,岂欲兴兵动众,专耀武功!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蠢尔淮甸,敢拒大邦,因唐室之陵迟,接黄寇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僣称伪号。幸数朝之多事,与北境以交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晋、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慝,李金全之据安陆,李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为应援,攻侵高密,杀掠吏民,迫夺闽、越之封疆,涂炭湘、潭之士庶。以至我朝启运,东鲁不庭,发兵而应接叛臣,观衅而凭凌徐部。沭阳之役,曲直可知,尚示包荒,犹稽问罪。迩后维扬一境,连岁阻饥,我国家念彼灾荒,大许籴易。前后擒获将士,皆遣放还,自来禁戢边兵,不令侵挠。我无所负,彼实多奸,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为雠,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今则推轮命将,鸣鼓出师,征浙右之楼船,下朗陵之戈甲,东西合势,水陆齐攻。吴孙皓之计穷,自当归命;陈叔宝之数尽,何处偷生!应淮南将士军人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教,虽从伪俗,应乐华风,必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如能投戈献款,举郡来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车服玉帛岂吝旌酬,土地山河诚无爱惜。刑赏之令,信若丹青,苟或执迷,宁免后悔。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云。在这篇声讨李璟的诏书中,柴荣主要的内容就是以下几点:一、南唐是伪朝,在政治上不合法,只有中原才是唯一合法唯一符合正统的政权。二、李璟勾结契丹、北汉,企图南北夹击周朝,李璟先对不起周朝,所以柴荣现在打一下李璟收拾一下南唐也算是情有可原,不算是过分,谁让李璟先惹他的呢?三、周朝柴荣曾经怜悯淮南百姓生计艰难,准许过境进行粮食交易(那时候淮南发生大旱,咱们上面提到过),但李璟却将淮南百姓的救命粮据为己有。可以说周朝对得起南唐,但是南唐却对不起周朝。四、李璟气数已尽,江东军民士人等速来归顺。否则一旦刀兵俱下,难免祸及自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