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野史它精彩吗?”
……
从文昌庙出来,陈父陈甲先颇为兴奋。
此番拜文昌庙,虽没有沾上什么才气,可自家儿子一进文昌庙就有正五品鬼神来见,这等牌面,让他与有荣焉。
正五品鬼神,放在他们广平郡,那可就是一郡城隍神,位高权重。
“楚儿,你与护法神将大人聊了什么,我在偏厅看你们后来越聊越欢,可是聊到什么有趣事,说来给为父听听。”
楚尘面色古怪,这趣事,不兴说啊,爹。
什么绣榻野史,玉妃野史,他统统都不知道。
“咳咳,父亲,没聊什么,只是聊一聊修行过程中的趣事。”
为了不让陈父刨根问底,楚尘连忙转移话题:“父亲,您在《春秋》上造诣如何,我想拜读一番,领会圣人的微言大义。”
“你要学儒门经典?”
陈父陈甲先有点吃惊,随后大为惊喜:“为父治的就是《春秋》,爹教你,哈哈哈,就是嘛,出身书香门第,不管考不考科举,书还是得读的,道门经典要学,儒门经典也不能落下……”
“为父虽没能名列甲榜中进士,可好歹也是一个举人,乙榜名列前茅……”
陈父陈甲先显得很激动,念念叨叨像个老妈子。
楚尘没想到父亲突然如此兴奋,有点意外,也有点感慨。
为人父者,没有哪个不希望自己子女展翅高飞,羽翼渐丰,可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满满的,不再被人需要的失落感。
楚尘开悟之后,正应了“凌霄”二字,一飞冲天,陈父陈甲先在大儿子面前,丝毫找不到为父者的尊严。
此刻,他总算找到这么一点感觉了。
“楚儿,为父在《春秋》上的造诣连当世大儒都赞不绝口……”
一路上,陈甲先显得很是亢奋,恨不得找皇帝为他的才华背书,恨不得将自己的才学倾囊相授,恨不得将父亲的“最后的骄傲”一次性宣泄的干干净净。
春秋大义十八刀
乡试连考三场,小弟鹏举考试忙,楚尘也没闲着,一直呆在灵山小院跟着陈父陈甲先学习春秋经义。
《春秋》是儒家圣人所编史书,以春秋笔法记录历史,不以议论性文字讲道理,而是通过叙述历史,字字寓褒贬,处处彰显微言大义。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今世,楚尘都没有正式通篇拜读《春秋》,更别说深刻理会经义了。
不过,跟着陈父从头到尾治《春秋》后,楚尘却发现书中不少道理他早就懂了,仿佛与生俱来,早就学过一样,一点就透。
楚尘不仅学得快,很多时候还能在陈父所述基础上举一反三,说出一番令陈父眼前一亮的见解。
几天教授下来,陈父那叫一个意外,忍不住问道:
“楚儿,你师父许平道长还给你讲过《春秋》?”
楚尘笑了笑,随口解释一番:
“道经中不乏治世救民的经典,我这算是触类旁通。”
一般人认为所谓“仙道”就是超凡脱俗,飞升长生芸芸,似乎“仙道”就该仙气飘飘,超脱凡俗,不食人间烟火。
事实上,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考“仙道”二字,其源头出自“天道”与“人道”。
天道指的是自然运行法则,人道指的是社会与人的行为规范,人行事的正确法则。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是仙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了解天道、掌握天道,将天道法则运用于修身炼己,治国济世,此称之为“仙道”。
故而,仙道包含有二,一为炼己修真,二为治国济世。
从万经之王《道德经》便可窥得一二,真正的仙道,不止是深山潜修,不少道门高人往往是只身入红尘,济世救民,度人无数方得道成仙。
陈父陈甲先作为举人,学识渊博,平日里也涉猎黄老之学,听了儿子的话,微微颔首:
“能触类旁通证明你悟性高,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若没拜入道门,咱们父子三人读书科举,有朝一日,机缘造化之下一门三进士,父子同登科,老陈家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楚尘闻言大笑:“若是小弟这一次能高中,来年春闱您与小弟赶往帝都赴考,一门三进士恐怕不行,父子同登科却是大有可为啊。”
陈甲先闻言,有点心虚。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