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废话的读后感——】
我真的很喜欢《台风眼》看完之后就觉得看不下去其他书了,不是说其他的书不好,只是我觉得老师的书真的深深写到我骨子里去了。
我真的爱惨了梁思喆的电影《梁生祝梦》,他太真了,真的太真了。也可能是我身边的亲人就有有这样的例子,所以我才会觉得他是基于现实的吧。
它把现实撕裂开,把血淋淋的现实撕开给大众看,他是平淡无奇的、乏味的、无聊的,是会让人提不起兴趣,会看厌倦的,人们普遍喜爱的都是喜剧,因为在现实里会有各种各样的遭遇,那是不完美的。
喜剧之所以会被称为喜剧,也是因为他满足了大众对生活的幻想,人们能够把在现实里的希望寄托在虚假的世界里,以获得精神支柱。所以《梁生祝梦》也注定得不到大众的青睐,没人会愿意花钱找罪受,除非你不够清醒,或者想要更加清醒——
梁思喆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拍了这部电影来让自己清醒,劝自己放手,不过这就好比是你犯困的时候喝咖啡,尽管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过后却会带来双倍的熬夜痛苦。
我的个人观点认为,如果少了《梁生祝梦》这一小段文字,那么《台风眼》这本书对我看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惊艳。
“可人与人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会被彼此吸引,也正因如此,才没有人能真的不孤独。”
“你知道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圆满结局吗?因为停在那里刚刚好,再继续下去,就会有未知的矛盾,琐碎的鸡毛,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能置之度外。”
“想要让爱情永恒的方法,一是永远也不要得到,二是在得到的那一刻便失去。”
这几句电影里面的台词,我真的特别喜欢,特别特别喜欢,我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过一个剧中剧,甚至有了想要亲手拍短片的冲动。这给我的感觉就像什么?就像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没有所谓的圣诞老人,像长大后才知道自己儿时拯救世界的梦想多么可笑,孩提时代的一切美好幻想被打破时的感觉。
《梁生祝梦》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直击灵魂的点睛之笔,既是梁曹二人感情的虐点,同时又是二人感情的推动点,总之一句话——没他不行!
二刷完之后我也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细节,梁思喆和曹烨二人之间的感情从很多地方都渗透进去。
我印象最深的是梁思喆戒烟戒酒这个情节,他说自己戒烟戒酒多次失败,又何尝不是在借着烟酒映射出对曹烨的感情多次试图放下后未果的痛苦。
反反复复的折磨,理智上明白自己必须放下,但情感上却难以割舍,于是拍了片子来渡己,却也没能成功。
曹烨对梁思喆而言就像毒品,碰不得却沾上了,想戒掉又狠不下心,只能把自己藏在壳子底下,偶尔面对曹烨时漏出一点内里,告诉对方自己克制的感情。
一场误会荒诞又离奇,但凡他们两个人多出言一句,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也不至于变成最后的模样。
我敢说,没有人会不喜欢梁思喆这个人物。他的生命是鲜活的,他虽然经历过苦难,但活的肆意又潇洒。
你说他幸运,但他偏偏失去双亲,断了手指,失去了引以为傲的羽翼,作为一个天之骄子坠落泥潭,而后爱而不得;你说他不幸,但他又在人生低谷的时候遇到了曹烨,他一出现在大众眼前便是冠冕加身,光芒万丈,取得了无数人毕生追求也得不到的地位,他有一张漂亮到极致的脸,是老天赏这碗饭吃的料子,在演戏这条路上不说一帆风顺,但也比一般人要好走很多。
梁思喆是矛盾的,他是痛苦的,理智的,清醒的,迷人的,坚韧的,也是易碎的,疯狂的,痛苦的,沉沦的。他可以把恩师的知遇之恩摆在天平上衡量,也可以因为曹烨的一句话不管不顾,奋不顾身去飞蛾扑火。
【关于《破戒》】
我是22年五月左右看的《台风眼》吧,看完之后我就有写同人这个想法了,然后在后几天里我就突然心血来潮和我朋友说,哎,我想写一个梁思喆和曹烨的番外同人,梁思喆不是说他害怕两个人的未来吗,我就给他们一个未来,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到五十岁,六十岁……
然后我朋友就和我哀嚎说,那怎么行!他们俩怎么说也得活到170岁吧。我直接怼回去,“170?170我身高还差不多,活到170岁怎么可能,扯淡呢。”之后我朋友还说,要我写他俩死后在地府里的生活,我简直给他气笑了哈哈哈,我说那我不是一辈子都写不完了吗?
过后我们还讨论了一个问题,他觉得我写曹烨死后梁思喆一个人的生活太虐了,我坚持我写的是甜文。
我向他提出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台风眼不就是在两人热恋的时候戛然而止吗?所以本质上来说和《梁生祝梦》并没有什么区别。”他就愣在那里,这个时候我才煞有其事给他讲道理,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话,和他讲,梁思喆会好好活着,带着曹烨的骨灰,去旅行,八十几岁的老爷子,身子骨大不如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