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节(2 / 3)

,他们莲花坳没有姓“桑”的,也不认识姓这个姓氏的人。

“桑弘羊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温润笑着道:“他可是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温润这天下午,也没给孩子们上课,就讲了桑弘羊。

其次是管仲、鲍叔牙,甚至是夏原吉等等,历史上有名的经济学家,当然,在这个时候,他们有个统一的俗称:账房先生。

“如果你是一个朝廷的账房先生,是天下的账房先生,那么,你就是能名留青史的账房先生,也是能利国利民的账房先生。”温润总结道:“孩子们,学问一道,千万条,全看你们对哪一条感兴趣,读书并非一条路,就算是你当了户部尚书,可你不识数,将来被人糊弄的时候,顶罪的是你,因为你看不懂账本!根本就不会查账!哪怕是当个县令大人,你不会查账,也不会看账本,更不会算数,那么你的手下,不论是幕僚还是师爷,是下乡催收田粮赋税的衙役,都是人,是人就有私心,他们面对老百姓们的血汗钱,会不动心?他们在下面干了什么你能知道吗?你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才能看到真实,比如丈量田亩,明明五百亩地,他们就上报了三百亩,剩下二百亩,他们私下里自收赋税,瓜分百姓们的油水,一旦官逼民反,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你,因为百姓们会说,官府收取的赋税和粮草,太重了,太多了,他们活不下去了!可是你呢?还啥都不知道,一头雾水呢!”

这话他不是白说的,古代这种当官的,其实还真是如此,一些事情都叫手下的幕僚出主意,师爷去盘算,甚至是叫县丞去办案,自己呢?安坐大堂,整天的汲汲营营,想着往上爬,真正干实事的没几个。

“再说了,你们以为聘的幕僚,请的师爷,甚至是手下的衙役,捕快,班头的,不需要花钱的吗?”温润又教了他们一个知识点:“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也才不到百两,而且不是按月发放,是按季发放。”

本朝的俸禄很有意思,县令的俸禄一年有九十两银子的俸禄,当然,这是普通的县令,如果是上县的话,是一百两,要是像京畿之地,万年县令那种,一年的俸禄,可以达到一百二十两之多!,

而且这九十两白银并非分月发,而是季发,从正月到七月各发一次,这也是为了留住人才,它还发一压五。

在这个物质匮乏、经济落后的朝代,温润粗粗的换算过一次,这一白银相当于他前世的多少钱?

他是用米价做换算,因为粮食好歹是硬通货啊。

结合当时的物价来看,这个时代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百多斤的大米。

前世的时候,大米价格约为三元每斤、一两银子换算一下,相当于百元左右的购买力。

算上朝廷给与的各种补贴,冰敬碳敬,三节两寿等等可以外捞点浮财,一年也就能落下百两银子吧。

一个人的话,肯定够花的……可是县令不止一个人,他有家,有下人奴仆,一大家子人都要张嘴吃饭,另外就是,一有什么活动,比如上官的冰敬碳敬,三节两寿,你不表示一下?

还有自己本身,出门得有车马轿子吧?随从啊,小厮啊,丫鬟啊,哪怕是促使婆子,你也得配一个吧?总不能自己去洗衣做饭,叠被扫尘吧?

作者闲话:

今天起来晚了,急急忙忙先去做了核酸……要不大白们该下班了!现在人都有保质期,比酸奶都短的保质期……

风雪里归来

除此之外,家里亲戚不走动啊?人情往份,不走礼啊?

同窗聚会,总不能老是让别人请客吃饭,你就白吃白喝啊?

好歹是个当官的,官府只给官员发一套官服,就是在你任命的时候,给你的,剩下的时间里,你这官服的开销,也是要你自己负责的,而且就算是朝廷不赚你的那点工服钱,可朝廷官员的脸面可不能不撑起来,故而官府所制的官服,那也是很精巧的,用的是苏杭那边的贡缎,江南织造府制作而成,一套的价格可不低,至于多少钱?

抱歉,温润也不知道。

他又没当过官员,但是他知道这里的规矩。

这种种花销加在一起,就朝廷和外捞的那点钱,其实是不够花的。

因为封建时期的统治者需要集中皇权,手下人呢,也跟着搜剐民脂民膏、鱼肉百姓,不仅百姓苦不堪言,底层的官员也备受剥削、所发俸禄仅能维持生计,这点银子的月薪在现代生活恐怕只能维持温饱、稍有额外活动都捉襟见肘。

古代更是如此啦!

这一下午,温润跟孩子们喝了五大壶白开水,说的口沫横飞,古代官场分析报告,他又不是没有做过,甚至做过不止一场。

太知道这里的弯弯绕啦!

甚至有一些隐秘,他们都给研究出来了。

他不希望孩子们太想当然:“你们不能凡事只看表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