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1节(2 / 2)

公社之后,各个大队陆续得到消息。

赵村儿大队,老槐树下——

妇女们拿着报纸,聚在一起读。

“啥玩意儿?高考?!”

赵二奶伸手,就近从赵五奶手里抢报纸,“给我看看!”

报纸扯开一道口子,赵五奶赶紧撒手,无奈,“你看你,急啥。”

赵二奶抻平报纸,“哪儿说得?”

她仗着岁数大,扫盲不咋认真,关键时候干着急。

东婶儿凑过来,指给赵二奶看,“你看啊,这不写着呢吗?”

赵二奶一字一句磕磕巴巴地读:“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

“意思就是要恢复高考。”东婶儿特积极地翻译,“还有这个,自愿申请、严格审查、择优录取,说知青、工农兵、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嘞。”

赵二奶跟着看她说得内容,一张老脸拉拉着。

东婶儿拱火架秧子,“诶,二婶儿,你们家胡知青有文化,也得考吧?就是到时候芳芳和孩子们留在家里,有点儿可怜呦~”

牛奶奶扒拉她一下,不让她说了。

东婶儿闭嘴,赵二奶却听进心里去了,脸色越发阴沉。

其他妇女瞧着赵二奶的脸色,互相交换眼神,等到赵二奶攥着报纸倒腾着脚快步走远,才议论开。

“真要考出去,还能要乡下的媳妇儿吗?”

“说不好呦。”

“我要是二婶儿和芳芳,指定不放心。”

“是啊,咱大队现在就胡知青一个知青女婿,前头有那例子,搁谁谁不愁啊。”

牛奶奶打断:“瞎说那没边儿的事儿干啥?惹出啥矛盾,你们又有热闹看了?”

赵五奶则是看着赵二奶离开的方向,叹气,“你们就别火上浇油了。”

大伙儿讪讪,刻意生硬地转移话题。

“咱大队的知青们都得报名吧?”

“肯定啊,都那么有本事,有机会端铁饭碗吃商品粮,谁一直傻着留在乡下种地啊?”

“对了,庄知青不也嫁在咱们大队吗……”

妇女们面面相觑,她们刚才光顾着胡知青,忘了大队还有个知青媳妇儿。

赵柯家——

苏丽梅挥舞着报纸,冲进院子,“庄兰!你快看!恢复高考了!”

庄兰推门出来,接过报纸,一目十行地看过,激动地一把抱住苏丽梅,“恢复高考了!”

两个女知青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反反复复地喊着“恢复高考了”,直至哽咽,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

“这是好事儿啊,哭啥?”

刘三妮儿一脸惊喜地擦手,“快快快,报纸拿来给我瞧瞧。”

庄兰吸了吸鼻子,抬起胳膊,袖子随便抹了把脸,报纸递给老太太。

刘三妮儿眼神儿不太好了,报纸拿近,仔仔细细地看,称奇:“诶呦~真是活久了,啥都能看见,我这一辈子,见证多少历史呦……”

老一辈儿的人,是真真正正为了国家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过,他们都从绝望走过来,陪着国家在苦痛里新生,在困难险阻中艰难跋涉,踩着荆棘迎接光明。

庄兰和苏丽梅对视,一左一右挽住老太太的手臂,一起看报纸。

刘三妮儿抓住两人的手,左右看了看,鼓励道:“国家叫你们回去呢,你们一定要去考,一定要去读大学!”

庄兰和苏丽梅毫不犹豫地点头。

另一头,赵二奶家——

赵芳芳得知恢复高考,第一反应是替胡和志高兴,“和志那么有才华,可以实现抱负了!”

“你懂啥?”赵二奶恨铁不成钢,戳她脑门儿,“要不是赵柯让领了结婚证,他考上就能拍拍屁股走,到时候你们娘仨咋办?”

赵芳芳对胡和志满心信任,“和志不会的。”

孩子都在学校,赵二奶毫无顾忌地骂她:“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看人不比你明白?”

“奶,你真想多了,和志就算不在意我,还能不在意俩孩子吗?那可是他的亲骨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