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0节(1 / 2)

赵新山说:“今年,将在赵村儿大队继续建新的卫生所和一小部分社员们的新房,按照紧急必须的原则,大家都能盖,都不用往前抢,根据实际情况报名排队。”

这是息息相关、惦念许久的大事儿,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哪还管妇女主任候选人,纷纷追问起盖砖房的事儿。

赵新山摆摆手,“具体内容,等春耕结束后发布。”

众人心痒难耐,可他就是不说,毫无办法。

还有社员在下头嘟囔:“那还不如等春耕结束再通知,省得大伙儿躁。”

也有人道:“那这不是能提前高兴些日子吗?”

可不是高兴吗?

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笑,琢磨起来,自家能不能赶上第一批。

等到赵芸芸作为候选人站在台前,众人才意识到:哦,原来退出的是李荷花。

选举的风头完全被抢走。

赵芸芸这半年代理妇女主任,完全是集火型的,大家最后火气都到她身上去了,顺带还牵连了陈三儿。

有时候连赵新山都要被社员们质问,他咋养出这么个招人烦的闺女。

但烦归烦,赵芸芸确实也解决问题了。

现在李荷花退出了,三个候选人,大伙一琢磨,好像还是赵芸芸更适合。

小纸条发下来,社员们头一遭选举选得是不情不愿。

唱票的时候,社员们瞅着赵芸芸越来越高的票数,心里都是一沉。

以后要是有一个烦人精妇女主任,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而特地赶回来的陈三儿,看着激动的新妇女主任赵芸芸,眼神骄傲。

赵柯知道结果后,微微一笑。

她并不意外,事实上,母女俩究竟是谁去选,她都接受。

赵柯作为新的书记,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的血液补充基层干部群体,但她也不会否认老一辈的付出,是因为有他们,才有如今的一切。

新老交替,不是他们年纪长了,没有能力,被淘汰了。

而是希望他们看见,年轻的一代是值得托付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希望他们能够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去安享他们手中创造出的世界。

赵村儿大队的选举后,1977年的春耕再一次轰轰烈烈地展开。

双山公社全体准备充分,完成了今年名为“春耕”的第一场胜仗。

之后,双山公社发布未来几年阶段性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是合村并队。

分为两个部分。

一,将整个双山公社分为四个大单位,以养猪场所在的村为中心,集中发展基础设置,其中包括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公共交通、供电供水等等。

二,将人口少的三个大队合并到其他大队中。

同时,赵新山公布了赵村儿大队今年建房的具体计划,卫生所是重中之重,但原本计划的第一批社员建房名单缩简成五户,带头跟周遭大队重新选址,另建三座砖窑,供给全公社发展基础建设。

入夏,双山公社顺利交猪后,新的长期合同签订后,又宣布建立双山饲料厂,经由翟老师等专家们的关系,请来一位饲料调配的专家坐镇,赵瑞也回到双山公社,跟着那位专家学习。

1977年10月12日,一个极度爆炸性的新闻,席卷全国——恢复高考。

从开年就紧盯着实事新闻的赵柯,拿着报纸,看向阳光明媚的窗外。

这一天,终于来了。

作者有话说:

这回是真的要收尾了,写得有点儿慢,有时候不能日更,谢谢包容。

高考恢复了!

平地一声雷。

光消息就能牵动无数人, 将来也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报纸一扫而空,到处都是情绪激动的青年们,所有人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高中学校--

校长跑进一间特殊的教室, 振奋地宣布了特殊的消息。

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 随后, 声音几乎掀翻了房顶。

这间教室, 有几十个学生,全都是学校曾经的毕业生。

八月份首都开科教座谈会, 会议中讨论科教、人才问题, 赵柯听到风声, 就跟高中校长私底下商议, 低调召回了前几届的应届毕业生回校补课。

当时毕业生们全都一头雾水,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组成了家庭,已经步入工作,有的在轴承厂, 有的是基层干事, 有的在务农……出于对公社和学校的信任,悄悄回到了学校,提前两个月进行补习。

他们离校还不久,对知识还没有遗忘彻底,到目前为止,补习的进度还算不错。

这两个月, 毕业生们不敢乱说, 可互相之间其实早有乱七八糟的猜测, 隐隐有着情绪翻腾, 可真正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仍然无法保持平静。

高考啊!那可是高考!

酸菜厂--

这个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