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2节(1 / 3)

专家们下乡,走到哪个大队,哪个大队都得招待好了,有些大队没养猪,正好赵村儿大队之前组建筑队的时候,跟其他大队约定过用猪肉来抵他们社员的工钱,现在就用上了。

公社欠他们钱,他们也欠着别人钱,然后赵村儿大队又用东西跟各个大队抵钱,这个东西包括但不限于粪肥、猪肉……

赵芸芸想到秋收后的苦日子,便脑子打结:“这也太麻烦了!”

赵柯鼓励她:“问题不大,大队相信你们。”

别的大队就一个会计、一个记工员,赵村儿大队养出三个会计——牛会计加上赵芸芸和潘翠莲,当然不是白养的。

赵芸芸眼神幽怨,也只能认命。

公社那边儿,段书记吴主任和酸菜厂的厂长早上八点陪客人们参观酸菜厂。

陈三儿开着拖拉机等在酸菜厂外头。

酸菜厂就那么大点儿,一圈儿转完用不上十五分钟,厂长多介绍几句,花不上一个小时,就出来了。

陈三儿开拖拉机的技术经过这段时间荒地里的来回磨炼,已经可以称得上农机站的拖拉机手骨干。

但同时,他也忙得没有时间经常回赵村儿大队,这一次,他送一行人回赵村儿大队,顺便回去看看想念的人。

十点半,拖拉机开到赵村儿大队。

赵柯和赵新山提前等在村口,赵芸芸也凑过来。

赵新山警告地看她一眼。

赵芸芸眼神乱飘,就是不走。

赵新山又不能大庭广众下骂她,直接赶走也太奇怪,只能眼不见为净。

赵芸芸期待地望着远处的拖拉机。

拖拉机一停在晒场,那头赵新山和赵柯迎上去招呼段书记他们,赵芸芸悄悄和陈三儿眉来眼去。

年轻男女日日见,容易生矛盾,但见不着,总盼着见,有限的时间只想黏一黏,多看几眼。

赵芸芸是个直接的性子,意识到她对陈三儿感情不一样,暧昧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陈三儿处对象。

陈三儿不愿意偷偷处,也不愿意他没努力出啥结果的时候,让赵芸芸被人说嘴。

他说要努力,真的是拼命努力,表现给赵芸芸的家人看,也表现给全村人看。

俩人的事儿,还局限在小部分人中,并没有传开,可年轻男女,显然情难自禁。

所幸,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公社领导和专家们身上,没啥人关注他们。

酸菜刚拿过来,炖入味儿还得些功夫,赵新山提出请大家去办公室坐着喝水聊天儿。

翟老师他们为着考察来,不好意思到老乡家就吃吃喝喝不干正事,主动提议先去田里转转。

哪有客人来,还没招待就先干活的,赵新山劝说:“马上就吃饭了,不差这一会儿……”

翟老师坚持。

段书记说和:“专家同志们这么说了,赵队长,你们就带带路,我们也跟着一起转转。”

赵新山对赵村儿大队的农业结构如数家珍,挨个说了一遍,询问专家们先去哪儿。

翟老师他们来之前对双山公社的情况有些了解,也通过赵瑞了解过赵村儿大队的种植情况,知道赵村儿大队的农业结构很典型,农畜林都有,种植品种不单一,而且有初步的科学化和机械化。

现在,他们听过赵新山的介绍,翟老师和卫老师简单一沟通,便决定先去水稻地看看。

一行人转到稻田地。

赵村儿大队的水稻是试验品种,新品种正式大规模推广之前,肯定要在各地进行试验,同一个省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土壤、水质、温度都可能对水稻的发育生长成熟造成影响。

这是很有观察价值的稻田。

翟老师他们一走进稻田埂,便忘了其他,专注地观察,互相交流。

赵柯和段书记等人都没打扰他们。

记者选了合适的角度,对着他们拍了两张照片,然后走近听他们交流的内容,进行记录。

中午,学校放学,高年级的一群学生们听说他们在水稻田,有省城的专家,跑过来凑热闹。

赵柯示意他们安静,又招招手,叫他们过来看。

翟老师、卫老师几人钻研了一会儿,才想起赵柯他们,赶紧收起见猎心喜,转过来,看见一群孩子很意外,“他们是……”

赵柯拍拍一个学生的肩,笑着解释:“我们大队小学的学生,让他们听听专家同志们的经验,多了解了解农业,也开拓开拓眼界,都是农民的孩子,站在农民的肩膀上腾飞,不能忘本儿嘛。”

几人对视一眼,更加意外。

赵村儿大队培养孩子的态度,太特别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对此多做评价,对赵新山说起他们简单观察的结果。

赵村儿大队的水稻长得不算特别好,不过对新手来说,已经相当合格,明年有经验,肯定会更好。

卫老师建议:“明年你们可以在稻田里养一些鸭子或者鱼,丰富你们大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